一個個新項目簽約落地,一座座新廠區建成使用,一條條生產線投產運營,一批批老項目相繼轉型……作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,臨沂臨港區積極推進存量變革,加快增量崛起,投資高端智造,推動創新發展,提升政府服務,加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,匯聚起跨越崛起的澎湃力量。
“建”為新舊動能轉換“加碼”
在臨沂鋼鐵投資集團冶金新材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不鏽鋼新材料項目上千畝的廠區裏,到處是火熱的施工場面,項目最核心的迴轉窯車間目前已進入耐火材料澆築施工階段。該項目將通過採用國際最先進成熟的RKEF工藝和完備的環保設施配套,打造臨沂臨港鋼鐵產業鏈上游最環保原材料生產者。“該工藝具有能耗低、產量高、污染低等優點,相對於傳統工藝來講,成本降低40%左右。”該公司冶煉工段負責人李高亮介紹。
臨沂臨港區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“加速器”,“建”為新舊動能轉換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在臨沂臨港區玫德集團20萬噸高性能流體輸送配件項目建設現場,熱工車間剛剛建設完畢,目前正在進行緊張有序的單機調試。“我們熱工車間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設計理念,用工比國內同型號的設備減少40%以上。造型線可以實現年產能2萬噸,同比國內提效40%以上。”玫德集團臨沂有限公司三期建設項目總監韓海衞介紹,該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動化程度高,正在向智能化無人的工業4.0方向發展。
新動能的澎湃動力正在臨沂臨港區掀起從“加工製造”向“高端智造”的浪潮。
“新”為新舊動能轉換“添力”
臨沂臨港區在產業發展中,喜“新”不厭“舊”,讓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比翼齊飛。
近日,記者在山東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看到,該企業在灌裝線末端建設的大型智能化立體倉庫目前已經建設完成,正在進行設備調試。
“立體倉庫可以實現產品的下線、入庫、出庫全部自動化,完成廠區內的生產和倉儲自動化銜接,還能實現一鍵盤點查貨,提升工作效率。”該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沈小剛説,倉庫運營智能化只是玉皇糧油升級改造的第一步,實現生產全鏈條的智能化才是最終的目標。在倉庫改建的同時,智慧園區項目也完成了設計工作。智能園區建成後,將實現園區與生產、倉儲、物流等所有的環節數據互通對接,廠區的加工製造能力、加工製造水平將大幅提高。
在臨沂臨港區通過加大科技創新,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企業不勝枚舉。像景耀玻璃、鶴洋木業等一批傳統企業紛紛通過改造升級、自主創新,走上了產品品質、企業品牌提升的發展快車道。
“快”為新舊動能轉換“加速”
“我們針對企業投資建設領域項目,提供‘一對一’幫辦代辦服務,實行全領域、全流程跟蹤服務。”臨沂臨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投資建設項目審批部部長丁楊説,臨沂臨港區按照“減事項、減環節、減材料、減時間、減費用”的5減要求,打造“全流程”審批服務模式,申請材料平均減少42%以上,審批時限平均壓縮70%以上。效率的提升,不斷降低企業成本,激發了市場活力。
“項目簽約落地,我們就入駐企業幫扶,並派駐了由科級幹部帶隊的駐廠員,及時瞭解企業需求,解決企業生產建設中遇到的難題,做到讓企業‘少跑腿’。”臨沂鋼投集團不鏽鋼有限公司年產240萬噸高端不鏽鋼項目駐廠員趙傑説。
為了推動企業發展,臨沂臨港區着力優化發展環境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對重點項目實行“一站式”“訂製式”服務;項目立項、企業註冊、規劃許可、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等手續全力提速;成立重點建設項目推進領導小組,統籌協調推進重點項目建設,同時結合臨沂臨港區實際,構建有利於重點項目建設的政策支撐體系和制度保障環境。
如今,臨沂臨港區服務前移,用服務跑贏時間,用實幹推動發展,優質高效的服務正轉化為軟實力,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“加速器”。
臨報融媒記者 孫昌鳳 通訊員 李霞
來源:琅琊申通香港運費網 原創 編輯:劉玉剛